发布时间:2025-10-11 19:05
浏览:
近日,鲁东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队在“红色传承看赣州”全国高校微拍大赛中取得“大满贯”,包揽一、二、三等奖佳绩,在我院师生中引起广泛关注与热烈反响。以此为契机,我院将获奖作品引入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课程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的有机融合。
一等奖作品《爷爷讲的故事》在影视剧作原理课程中播放。导演史振远对剧本进行了详细解构与专业剖析,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影片创作的思路与叙事技巧。通过对该作品的分析,学生们不仅体会到了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也在故事创作层面得到了启发。二等奖作品《一封家书》在文化创意学课程中展播。导演胡靖玮在分享创作心得时表示:“我们要在创作过程中找到红色基因的独特表达,让它不仅仅是历史的叙述,更是情感与理想的传递。我们的作品通过古今对话的艺术形式,让龙南的红色记忆焕发出新的时代生命力。”

指导教师杜楠博士解读道:“将赣州红色基因融入专业教育,其‘新’在于我们借助微视频等现代视听语言,使红色故事获得了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而其‘心’,则体现在这个过程真正触动了学生的内在情感。当他们尝试用自己的创作去诠释《爷爷讲的故事》中的‘天下第一号’时,历史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化为了能够引发共鸣、坚定理想的价值认同。这正是‘赋能’的真正含义:以专业之‘新’传红色之‘心’。”

此次主题观影活动,既展示了我院学子的专业创作成果,更探索出一条将红色文化融入专业教学的有效路径。通过“作品观摩+专业解析+思政引导”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为推动课堂思政建设提供了生动实践范例。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项目引领、思政导航”的育人理念,已产出百部以上作品,其中,音乐短视频《有我》在2024年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办的“网络文化节”中获得优秀展播奖。以文化长廊和年末展映的双链条展播形式,形成了具有较强文化影响的教育品牌,进一步强化了课堂思政的实践和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未来,学院将持续遴选出更多本次微拍的优秀获奖作品纳入专业课程案例库,并在其他专业课程中进行展播,进一步拓展红色文化育人成效,为推动课堂思政建设提供更多生动实践范例。
(撰稿 / 杜楠 审核 / 一审:杜楠 二审:叶松 三审:张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