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张成良教授新著《调查性报道采访:理论与实践》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 发布时间:2025-09-29 10:11

  • 浏览:

当高校学术深度与媒体一线经验碰撞,当理论创新视角与鲜活案例解析融合,一部聚焦调查性报道采访的力作应运而生。由新闻学博士、鲁东大学张成良教授与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孔非高级记者联袂打造的调查性报道研究著作,为新闻传播领域献上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学术成果。

作者介绍

张成良教授是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烟台市“双百计划”学者、鲁东大学首批人才引领工程鲁大学者,是国家一流专业传播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纪录片创作”的双料负责人,在《现代传播》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6部学术专著与教材、6部文学著作,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项目10余项,斩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多项荣誉。更难得的是,他拥有4年中学教师、5年省电视台记者编导经历,发表新闻作品1200余篇,荣获中国新闻奖等10余项媒体奖项,实现了学界与业界的深度贯通。

孔非高级记者则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著作注入鲜活力量。作为海南大学硕士生导师、海南省高层次人才,他深耕新闻业务、中国新闻史与网络舆情研究领域,曾长期扎根媒体一线,对调查性报道的实操逻辑有着深刻洞察。

内容简介

这部著作以调查性报道采访为核心研究对象,突破传统研究范式,创新性运用人类学视角,对调查性报道的策划、准备、采访环节展开民族志式分析。作者以第一人称视角,深入剖析采访中的主体性、人际沟通、社会伦理与社会责任等关键问题,清晰勾勒出“选题—定题—准备—采访”的新闻活动脉络,让复杂的采访逻辑变得清晰可感。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书中特别收录了作者在“取灯大讲堂”中的精选调查性报道案例,将理论阐释与实战案例紧密结合,既是对前文理论内容的延伸验证,也为读者提供了可借鉴、可参考的实操范本。无论是高校新闻采编实务专业的师生,还是媒体行业从事调查性报道的从业者,都能从这部著作中汲取养分——教师可借此丰富教学案例,学生能依托其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媒体人则可从中获得采访思路的启发与专业能力的提升。这部凝聚双师智慧的著作,无疑将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研究调查性报道的重要参考,为推动调查性报道的专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审核 / 一审:李宁 二审:叶松 三审:张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