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

位晓宁
  • 发布时间:2022-12-23 14:53

  • 浏览:


个人信息简介

姓名:位晓宁

学历:博士研究生

所属教研室:广播电视编导

职称:讲师

邮箱:quietway@126.com



教育经历:

2001.9—2005.7,烟台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5.9—2008.7,上海大学,电影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2017.9—2021.7,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获艺术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8.9—2010.2,创业成立上海宁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定制短片和MV的拍摄制作;

2010.3—2010.6,山东星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担任摄像、剪辑、栏目责任编辑;

2010.7—2024.6,鲁东大学,文学院,讲师;

2024.7—至今,鲁东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学术兼职: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烟台市电影家协会会员。



研究方向与招生:

研究方向:中国电影史、胶东区域电影史。

研究生招生方向: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承担课程:

本科生课程:影视剧作原理、西方电影史、中国电影史、剧本创作实训等。



著作论文:

[1]位晓宁.山海重光——战后青岛影剧院的接收与处置[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07):117-124.

[2]位晓宁.从“真光”到“联华”——罗明佑的电影经营之道[J].电影评介,2018,(06):13-18.

[3]位晓宁.电影与城市的互动关系研究——以早期中国电影为例[J].当代电影,2014,(11):191-194.

[4]位晓宁.姜文电影中的“成长”[J].电影文学,2012,(22):42-43.

[5]位晓宁.王小帅电影中的“罪恶”解读[J].电影文学,2012,(21):53-54.

[6]位晓宁.唤醒集体记忆,表达集体经验——中国小成本电影的“历险记”[J].电影评介,2012,(07):47-48.

[7]位晓宁.影像的想象——1949-1979中国革命电影中母亲形象与民族国家想象[J].电影评介,2012,(04):9-10+16.

[8]张丹,位晓宁.“上海中心”电影史观的跳脱与反思[J].电影新作,2019,(04):68-72.

[9]参编.永远的画面:改革开放40周年电影海报集[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



承担科研项目:

1.2023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两创”背景下山东传统文化的影视表达与跨文化传播研究,主持。

2.2023年度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研究课题,文旅融合背景下山东电影历史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主持。

3.2023年度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儒家文化在当代电影艺术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主持。

4.2014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电影与现代转型期胶东市民文化娱乐研究,主持。



文艺创作与实践:

2022.11.30,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中国文艺报道》:让观众“另眼”想看的人文纪录片,导演。

2018.6.17—25,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永远的画面——改革开放40周年电影海报展”,策展助理。

上一条:孙鹏 下一条:陈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