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3 13:53
浏览:

编导本2401王佳瑶
晒暖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言语中诉说着家长里短。镜头里的这位爷爷支着拐杖、手抵着下巴,忽然沉进自己的思绪里。太阳依旧暖融融地照着,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耀眼的阳光洒落在他的脸庞,这一刻,回忆渐渐浮上心头。这片刻的宁静与沉思,是岁月沉淀下来的从容,也是属于他自己的、无人打扰的温柔时光。

编导本2401王佳瑶
山间的泉水淌得哗啦啦响,一位妈妈正牵着孩子往溪边凑。妈妈没有说话,只将手轻轻贴在他小小的身后,掌心绷紧,像一张无形的网,把稚嫩的孩子保护起来。秋意渐凉,可母爱始终温暖,镜头里纷飞跳跃的水花都仿佛被这份关爱感化,带上了几分温度,诉说着最朴素也最动人的母爱。

编导本2402韩凯帆
老院墙角的山楂树红透了枝桠,沉甸甸的红果缀满枝头,像一串串红灯笼挂在斑驳的院墙旁,连叶片都被衬得愈发翠绿。爷爷给的半筐山楂红得发亮,颗颗饱满圆润,还带着秋露的微凉。烟卷在爷爷嘴角弯出浅浅的弧度,袅袅白烟混着满院的果子香,酿成独属于乡间的秋味。没有喧嚣,没有匆忙,拿起山楂一尝,就暖透了新传学子的心房。

编导本2402李韦萱
实训的清晨裹挟着乡间的微凉薄雾,湿润的空气里混着泥土与草木的清新气息。一群新传学子揣着沉甸甸的相机,踩着沾着露珠的田间小路缓缓前进。无意间的一瞥,恰逢一束金灿灿的朝阳倾泻而下,落在身旁同伴的脸上。“咔嚓”一声脆响,便将这份独属于新传学子鲜活的少年气,连同乡间晨景的底色,一同定格在永恒的镜头里。

编导本2401查世易
柴火堆在身后,比日子还满,松枝里藏着刚晒透的太阳香。爷爷搬个小马扎往墙根一坐,帽檐压着眼睛,手揣在膝盖上,连影子都懒懒散散的。这时候的时光不用赶,日子像他手边的小马扎,简单,却稳当得能接住所有慢悠悠的好时候。

编导本2401王若彤
红春联褪了色,木门的纹里嵌着几十年的烟火气。伯伯站在门廊阴影里,指节上厚厚的茧是岁月的沉淀,袖口沾的灰是灶膛溅出的火星。这门里的日子,是春联上的旧字,是柴火锅里煮熟的米汤,是他低头时,额角白发蹭过的那缕慢时光。

编导本2401王若彤
这手一抬,像把太阳当成了晃眼的玻璃弹珠。爷爷蜷着指节挡光的样子,像极了小时候蹲在晒谷场,被晃得眯眼时,慌里慌张捂眼睛的模样。身后那堆柴火也像在跟他玩躲猫猫,日子过得朴实又不失童趣。

编导本2402王永宝
阳光打在石墙上,背光而坐的仨人往石台上一坐,影子都显得松快。爷爷们刚干完农活,歇息片刻时的话不必多,坐在粗粝的石台上晒着太阳闲扯两句,感叹天气晴朗之迹,日子便从这一言一句中不慌不忙的过去。他们坐的不只是台子,还是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熟稔,连沉默中都带着老辈子才懂的松弛。

编导本2401谭钧方
集市上传来菜香和吆喝,他站在摊边,身后的秤盘还压着刚称好的菜,蓝筐子堆着新摘的蔬果。这热闹的阵仗,是寻常日子里的凑堆儿,大家买不买的先扯两句,打探打探菜价,话里藏着半村的家长里短。阳光落下来,沾着这市井里的踏实。

编导本2401谭钧方
油条的香气热乎乎地往鼻尖钻,小家伙攥着大人的手,圆绒帽上的毛球跟着脚步晃,蓝毛衣蓬得像颗棉花糖。他偷偷把指尖往嘴边送,像是吃到了什么美味的点心,这集市的热闹里,最甜的就是他偷尝一口的细碎欢喜。他幼小的脑袋里,此刻不知藏着多少奇思妙想。

编导本2401谭钧方
奶奶弯着腰,指尖攥着刚挖的葱根,阳光洒在鬓角的白发上,落在她肩头,时间衬着这双摸过四季的手,仿佛也跟着慢了下来。奶奶粗糙的手掌拔出的是葱叶的根须,种下是对明天的希望。

编导本2401谭钧方
老木门的铜环磨得发亮,他攥着手机举过头顶,笑意满满的挥手送别。门里的柴灶还温着,檐下的竹篮还晃着,连他这一笑,都像院儿里晒透的太阳,暖得让人回头想再看一眼。这一举一动是老院子里最实诚的挽留,也触动着新传学子的思乡情。

编导本2402周梓涵
手套上沾着些柴屑,他把手里的枯枝凑得近,眼尾的纹皱里写满了细致。指尖碰上去的力道,带着日子里攒下的妥帖。阳光落在他侧脸,这双手攥过农具、拾过柴禾,把山野里的细碎,都揉成了生活的点点滴滴。

编导本2402王丹
刚晒透的玉米携着土壤,奶奶攥着这捧黄澄澄的收成,笑纹都喜洋洋的。沾染灰尘的毛衣与充满补丁的棉麻裤都是她朴实无华的体现,身后的竹筐还堆着半筐饱满的果实。镜头里她自豪的炫耀着自家收的粮,笑容也在诉说着幸福。

编导本2402谌丽雅
肩头的柴棍压出浅痕,奶奶背着半袋刚拾的柴火往家走。塑料袋晃着碎光,鬓角的白发沾着草屑,脚步踩得稳稳当当。肩上的重量是对家庭的承担,路边的草木往身后退,渐渐只留下她辛勤的背影。这条路走了大半辈子,前方是家的方向。风轻轻的吹着,阳光也愈发耀眼了。
(撰稿 / 青年媒体部 唐佳晴 审核 / 一审 :姜𬱖 二审:王荀 三审: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