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深化专业认知 规划未来路径: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见面第一课”开讲
  • 发布时间:2025-09-24 10:42

  • 浏览:

为帮助2025级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生快速适应大学专业学习,军训一结束,学院即推出精心准备的“师生见面第一课”,课程围绕专业认知与学习规划展开,为新生搭建起与专业对话的桥梁。学院全体专业教师悉数到场,为新生答疑解惑。

01 师者引路:专业介绍搭起沟通桥梁

张成良院长为所有学生提出学习建议,建议学生制定系统学习计划,拒绝碎片化学习,保证整块学习时间,构建完整知识框架,避免“学一点忘一点”的低效困境。考研莫钻“死劲”。复习需注重方法与效率,切勿在偏题、怪题上过度耗费精力,也不必盲目追求“题海战术”。应紧扣考试大纲,明确重点考点,通过错题复盘总结规律,在理解基础上灵活运用知识,避免陷入“蛮干无效”的备考误区。

传播学专业申畅老师介绍,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旨在培养政治素养高、理论基础实、技术能力强、国际视野广的复合传播学人才,助力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学生未来可在政府部门、新闻出版机构等多类单位,从事融媒体新闻采写编辑传播、网站策划管理、舆情监测工作。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孙鹏老师结合自身的研究背景及实践或教学经历,向新生系统介绍了广电编专业的专业特点与发展前景。针对新生初入专业的迷茫,孙老师明确表示,全体教师均会为新生提供支持。同时,老师还结合行业趋势,简要解读了专业就业方向,从传统媒体的编导、剪辑岗位,到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创作、短视频策划,帮助新生初步建立对专业的认知框架。

02 新生探索:聚焦痛点解锁专业困惑

在互动提问环节,新生们围绕专业学习与未来发展踊跃发言。

孙鹏老师和杜楠老师逐一耐心解答新生困惑,针对技能学习,并强调“拍摄、剪辑、策划是专业核心三大块,需从大一开始逐步积累,多练多思”;关于考研准备,则建议新生先明确目标院校的考试科目,再结合专业课程规划学习重点。

03 系统梳理:三个维度明确学习规划

在解答完新生疑问后,老师们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与新生需求,从三个维度为新生梳理了专业学习的核心方向,为其制定大学学习规划提供清晰指引。

一、深研培养方案,按需分配学习精力

谭丽娜老师强调,新生须尽快明确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逻辑,更要结合个人规划“精准学习”。需根据职业方向,优先掌握与岗位需求相关的课程内容”,让学习更具针对性。

二、重视知行合一,切实开展实习实践

针对新生关注的实习问题,曲家辉老师直指行业误区,他以“有中央电视台实习章却无实际技能”为例,强调“人脉资源与光鲜名头无法替代专业能力”,并鼓励新生利用课后、周末等时间开展实践。

三、用心选择导师,提前建立师生联结

考虑到学业导师与后续毕业论文指导直接挂钩,陈丽莉老师介绍,多了解各位导师的研究方向与教学风格,建议新生充分调研后,在选导师阶段快速“锚定目标”,为后续学业指导与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撰稿 / 青年媒体部 审核 / 一审:姜頔 二审:杜楠 三审:叶松)